close

 

In-the-Heart-of-the-Sea  

一直很好奇,為何《白鯨記》這麼壯絕震撼的故事,好萊塢卻到現在都還沒有翻拍一個近代的精良版本(B級片倒是不少)。不過,現在倒是先出現了這部啟發《白鯨記》的真實船難改編電影。或許也是為什麼沒有人願意開拍新《白鯨記》的關係,因為所謂拍攝電影最困難的三大要素之一「水」,即便是特效技術日新月異、電影工業成熟蓬勃的現在,對導演和劇組來說依然是一大挑戰。或許正是因為拍攝這樣一部水上電影實在太困難了,導致這部《白鯨傳奇:怒海之心》的前半流暢感其實總有種些微揮之不去的受阻,彷彿一代名導Ron Howard稍微當機了一下。

 in-the-heart-of-the-sea-ron-howard1  

 

如果被片名給誤導,認為這真的就是在講述一個和怪獸白鯨對決的冒險電影,大概會有點失望。畢竟真正的故事,其實是在遭受鯨魚攻擊導致沈船之後才開始的。前面的敘述鋪陳,除了讓觀眾能夠了解當時「捕鯨人」這種神祕的職業生活之外,當然就是描寫故事中勉強可稱做英雄的人物Owen Chase 。雖然他和富二代船長George Pollard的對手戲有點像是重演《赤色風暴》、《K19》那種正副手之間領導統御的矛盾對立,不過也沒有刻意繼續營造張力下去的意圖,畢竟兩人還是都有著共同目標,那就是獵捕夠多的鯨魚油,盡快返回家鄉。這兩人自然也就發展不出來什麼亦敵亦友的兄弟感情,雖然免不了最後上演一點和解戲碼、並且默默支持彼此,但那其實也不太算是重點,別忘了這真的只是一場平實記述海難的電影而已。

maxresdefault  

 

雖然牽扯到神祕白鯨的部分倒也沒有真的平實到哪去。這頭鯨魚的戲份雖然不多,但牠的出現總是帶有一絲虛虛實實、半真半假的想像色彩。或許實際上真的有鯨魚攻擊捕鯨船的事件,也的確是導致這起海難的元凶,但也可能只是一整群鯨魚群起為了保護幼體的攻擊事件,之後自然也不太可能有彷彿異形或恐龍怪獸般所謂尾隨落海生還者小艇這種事情,最後甚至還再度刻意跑來跟大家打個照面,免得觀眾走出戲院抱怨我怎麼都沒看到白鯨。在電影當中的這頭巨大白鯨,不妨就當作是一個大自然具現化出來一個可供敬畏的實體象徵,當然也可以當作是Owen Chase甚至所有船難倖存者揮之不去的夢靨。

sea   

 

另外一種可怕的夢靨、壓在Thomas Nickerson心中盤據不去的殘酷真相,就是船員們最後不得不以「吃人肉」這種強烈違背道德良知的方式來生存下去。在絕境之下以吃人維生的道德衝突爭議常常是這類求生故事的關鍵轉折,不管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我們要活著回去》等等,人類對於「吃掉自己同類」這件事情似乎有種避之唯恐不及卻又滿腦揮之不去甚至深深著迷的怪誕矛盾心理,最後不僅成為所謂文明人類深層的恐懼之一,也彷彿變成某種衡量人性的最後支撐。

h4   

 

當然電影已經相當程度淡化了實際的殘酷,對照真實事件的紀錄,只能說,真正的事實絕對比改編的故事還要不舒服個十倍以上,也更加鉅細靡遺地描述了當下受難者不寒而慄的身心狀態。

 

但就像是劇中Ben Whishaw飾演的《白鯨記》作者Herman Melville所說,他不會真的將這些事情詳實地一字不漏寫出來,只是擷取其中的精神、勇氣來加以發展。本片當然也是一樣。觀眾只要知道,他們雖然曾經自大愚蠢過,但也付出了相當嚴峻的代價,最後展現了驚人的求生意志,勇敢堅強的度過了漂流海上的日子。最後Owen Chase則在和白鯨的對望之下,放下了對大自然的征討之意。如果說,Owen ChaseGeorge Pollard在島上的一席話是兩人的和解,那麼Owen Chase最後決定放下手上的魚叉,當然就是和白鯨、和大自然的無窮力量握手言和,白鯨也就真的放過了這群奄奄一息的人類一馬。

下載  

 

年邁的Thomas Nickerson提到了「人們開始從陸地挖出油」來,在捕鯨人耳中聽起來,這肯定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吧。當年自己出生入死才能夠挖出這麼幾桶珍貴的魚油燃料,想不到現在在地上隨便挖一挖就有了,之後想必不用再不用再去大海冒險犯難、挑戰大自然、犧牲這麼多人命了吧。

 

遺憾的是,雖然人類再也不需要出海捕鯨來提煉能源,但是為了那些在陸地上就能挖出來的黑色黃金而流離失所、葬送性命的人數,卻沒有任何減少。因為,不管科技多麼發達、資源開發多麼不同、效率提升多高,人類始終還是人類,慘劇只會一再換個方式繼續上演。

In-the-Heart-of-the-Sea-01

 

 

arrow
arrow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