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60年的歲月,演出28部系列電影,就連007都瞠乎其後的怪獸之王,沉寂十年之後終於在2014年再現大螢幕。
一隻哥吉拉,各自表述。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哥吉拉,但這隻哥吉拉的形象、風格、定義,就是因人而異,更重要的是因導演、因編劇、因製作團隊、因片商等等而異,沒有人規定這隻哥吉拉非得怎麼樣不可,即便他變成了【酷斯拉】。
其實1998年這部【酷斯拉】並不差,美式爆米花娛樂爽片要素達到滿點,以當時最先進的特效打造出巨獸在紐約散步的悠閒、滿滿的軍武包括驚人的阿帕契追擊戰、各種破壞爆破場面,而諷刺人類的愚蠢其實也沒有少,雖然人類主角的故事線本身就帶有一股愚蠢的氣息,但總之擺明了是要走歡樂喜劇的純商業片取向。不過這部看在所謂的哥吉拉忠實影迷眼中自然是完全不及格的,在後續日版作品中也紮實的被調侃了一番。
說到人類劇情幼稚、歡樂走向、甚至不太耐打被人類製造的武器打趴等等情節,98版【酷斯拉】其實都未必是第一次出現,更不是最後一次出現。說穿了,那就只不過是當時美國片商以及導演將這隻怪獸取材來,轉化為他們自己所認為的那隻怪獸罷了,這就是他們選擇的詮釋,一如過去和之後,這隻怪獸王在日本人手上也是有著各種不同的面向。時而是破壞王、時而是正義神獸、時而是個好「媽媽」、時而是小孩子的好朋友、時而是二次大戰的怨靈、時而只是個愛亂入打架的「黑白郎君」。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只要哥吉拉的電影還會繼續問世,不妨拋開成見、忘掉兒時那不全卻美化了的回憶,專注看著嶄新的製作團隊打算如何詮釋,如何呈現出他們心中的「哥吉拉」,即便可能不是你心中的哥吉拉。
導演Gareth Edwards以【異獸禁區】這部超低成本的怪獸電影起家,一下子就被邀請來擔任1.6億美金預算的大片,但卻依然展現出非常精緻細膩、以鏡頭說故事帶氣氛的絕佳功力。電影前半段,著重在解謎、懸疑、驚悚的沉重氛圍,Bryan Cranston實在是將那股壓抑、瘋狂、悲傷自責、憤怒等種種情緒演得極具渲染力,很可惜地影片進行不到中段,這角色就領便當了,雖然他在劇情的功能性也的確已經結束。
導演將「怪獸」這個素材或主題定調成「天災」,而且是人類幾乎毫無對策、身處其中無能為力的天災,就連一向扮演拯救世界角色的美軍也毫無用武之地,只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他特地採用許多視角設計,例如第一人稱(跳傘)、第三人稱(故意讓大面積的演員背影佔在鏡頭前)、從窗戶往外看、從新聞畫面換成現實畫面(或反過來)等等,讓觀眾透過如臨現場的拍攝方式,體驗巨大怪獸肆虐的無情威力。平心而論,怪獸的戲份佔全片的確不多,但只要有怪獸出現,幾乎都是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的鏡頭編排,不只是哥吉拉,也包括了竟然有兩隻的MUTO。
從MUTO首次現身,毀壞電網,緩緩從主角身後爬出、捷運燈光明滅之際,MUTO赫然現身在旁、從機場大廳往外看出去,從MUTO開始一路取景,拍到一排飛機爆炸的火焰,然後是哥吉拉的巨大腳掌轟然踩下(這個鏡頭在預告片當中被掐頭去尾,在戲院看到該鏡頭全貌時真的只有嘆為觀止)、哥吉拉每次嘶吼的取景、主角和士兵屏息躺在鐵軌上,MUTO在鐵橋旁緩緩經過、賭城的電視播著新聞畫面,緊接著就是MUTO的腳戳爆了天花板、哥吉拉和軍艦一起巡洋、先是看到飛行員的降落傘,接下來就是戰鬥機一架一架從天不斷摔落、跳傘空降以第一人稱直接看到巨獸們的扭打,之前實在很難想像還有這種拍攝角度、大兵們在毀壞的舊金山廢墟中奔跑,由仰角帶到一旁巨獸打的天搖地動、當然更別提那兩次哥吉拉的招牌「嘴砲」,在一片煙塵瀰漫之中,從尾部開始如同聖誕樹般閃起藍色眩光,一路經過背脊亮到頭部,配上深吸一口氣用力吐出的動作,加上最後解決雌MUTO竟然是扭著人家脖子噴進嘴裡的霸氣,每一個怪獸出現的鏡頭都足以令人回味再三,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導演製造臨場感和善於設計精緻運鏡的功力實在不凡,更何況這還只不過是他第二部電影而已。順道一提,片頭呈現神話傳說文獻、最高機密和工作人員名單互相交錯的手法也十分的有趣。
劇情自然是相對比較薄弱的一環。但其實也大致秉持著過去哥吉拉電影的基本編排,大約在影片前四五十分鐘左右就將人類和背景故事的部分交代完畢,接下來就開始跑怪獸破壞災難的流程。主角的功用只剩下「視角代入」,特地設定的「軍方拆彈專家」使得他能夠「比較」合理的穿梭戰場參與任務。當然,支撐他出生入死的關鍵就在於老爸的遺言,那種對家人親情的執著和保護,試圖貫穿整部電影,以災難為主的沉重氛圍之餘也有人性情感的描寫,但比較可惜的是,這股張力畢竟還是沒能在最後發揮出來,雖然同時和哥吉拉頹然倒下遙遙相望的安排饒富趣味,但也僅此而已。渡邊謙所飾演的芹澤博士也只是個純屬致敬的角色以及旁白解說,雖然這也不代表他的解說就一定是對的,最後的新聞標題也僅止於記者(人類)的臆測,大自然是難以測度無法控制的,人類只能猜想、將自己的想法套用上去,但要說那就是真理? 任何科學理論都有可能被推翻的一天,那又憑什麼認為哥吉拉一定就是什麼城市的守護者? 儘管牠「疑似」「不小心」擋下了幾枚可能波及到民眾的彈藥,但是牠在檀香山上岸時造成的大海嘯災難還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比起過去某幾部日版哥吉拉往往會賦予牠非常明確的定位,其實這部2014版相對來說是更為開放式的。
而對於所謂核能的恐懼和警世,這角色倒是交給了MUTO來擔綱。除了以嚴肅沉重氛圍、怪獸見首不見尾的手法致敬1954最原始版本之外,其實敵役怪獸的安排、甚至敵役怪獸的戲份和描寫比哥吉拉本身還要多的特點,卻又有些類似那堆「哥吉拉VS各家怪獸」系列的感覺(當然這個元素是否應該擺在重開機的首集或許值得商榷,但卻肯定是個驚喜),若有若無的守護獸概念當然來自昭和時期;最後走回海中的畫面也是必備款。這版本的哥吉拉的確可說是忠於日版,但卻也不是單純只擷取其中一個時期或單一作品的元素,而是真正融合了過去20多部作品,消化過後呈現出來,既擁有新時代的技術、導演個人的觀點和手法,也有許多來自日版的致敬和精神。Alexandre Desplat這位配樂大師罕見接下這種怪獸災難電影的案子,所使用的手法也聽得出來這種精神。雖然沒有大家耳熟能詳,由伊福部昭所寫的經典進行曲旋律,但Alexandre Desplat還是將那股氛圍精準掌握,用極高明的創作手法,寫出黑暗驚悚動作火爆震撼兼具的嶄新哥吉拉樂章,但仔細聆聽還是可以發現日版配樂的經典氛圍在裡頭,同時也故意用了太鼓、尺八等日式樂器側寫了一下哥吉拉的「英雄」面。
除了日式元素,導演也致敬師法了自己的偶像: 史蒂芬史匹柏。很多鏡頭的編排、甚至整體的節奏走向,刻意在中段的緊要關頭賣關子,將精采高潮留至最後才一口氣爆發等等,都看得出【大白鯊】甚至【侏儸紀公園】的影子。至少,一開始芹澤博士跑去菲律賓的時候,那直升機以及他的扮相,應該就能勾起一點點回憶了吧?
2014的新版哥吉拉絕對是一部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哥吉拉電影。它有著明顯需要在續集改善的缺點,但也有更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傑出優點。不管牠是哥吉拉也好、是吃魚的廢物也好、是神獸也好、是破壞王也罷,只要還能夠看到這隻怪獸之王在大螢幕上怒吼咆哮,有機會和更多敵獸對戰,或許也就足夠欣慰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