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嘉莎要推出個人影集!」
「誰?阿嘉莎克莉絲蒂嗎?」
「不是啦是漫威宇宙的影集,《汪達幻視》搞事的反派。」
「……她喔。Agatha在《汪達幻視》裡算是蠻搶眼的啦,但把她拉出來拍獨立影集,這真的有人會想看嗎?迪士尼都沒在做市調的嗎?」
好了,《阿嘉莎:無所不在》故意在萬聖節的當天,全集上架完畢,而嘴巴說沒人在乎的我呢當然還是口嫌體正直的從上架第一天還第二天就開始追,也一路就這麼把它追完,然後我要對於我一開始對它毫無信心說聲抱歉,我錯看你了。
但也是不能怪我啦,相信不只是我,全世界應該都會對現在疲軟的漫威影視宇宙推出的作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從當年全盛時期的「無限寶石傳奇」完結,到「後Thanos」或甚至說「後鋼鐵人」時代開始,一直到現今的起伏、時好時壞,其實也才花不到幾年的時間。而其中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就出自為了推展迪士尼自家串流平台業務,而砸大錢猛推的影集系列,實在是嚇退了不少死忠影迷,連隔壁棚星戰的成績也是慘兮兮,連帶讓大家對於米老鼠整體都感到相當失望,進而也對於後續的新作不期不待。
其實不能說迪士尼沒有試圖拓展新局面、嘗試新東西,也的確更敢讓主創發揮,只是這幾位主創似乎都有點搞錯方向,或者就是沒有這份能力,想像的願景,總是比現實拍出來的還要美好;強硬置入所謂的「多元性」當然也是惹來負評的原因之一。而《阿嘉莎:無所不在》可以說是集合了所有不利因素於一身,簡直比打陵南戰下半場的湘北隊還多。
儘管脫胎自影集開始發展的前期、評價不錯的《汪達幻視》,但Agatha是什麼人氣角色嗎?女巫體系對於漫威宇宙的發展很重要嗎?確定要拍這個東西給觀眾看嗎?觀眾會想看嗎?恐怖元素在迪士尼的手上是可以經營得起來的嗎?接連無法對它抱持信心的疑問,老實說在本影集的一開始,還是很難一一的破除,女巫之路、找尋女巫幫等設定也只會讓人感到一頭霧水。
但接下來事情就開始有趣起來。即便台詞節奏偶爾會卡(但製作水準還是比隔壁棚《侍者》好多了),但你會發現這劇本結構好像真有點什麼東西。而這個劇本敘事的把戲也在劇集的第七集,來到了震驚全世界的巔峰。最後收尾的兩集沒有辦法像第七集的塔羅戲法一樣耍花槍是可以預期,但也算是個將收束伏筆、逆轉劇情、未來展開、角色弧線都結合在一起的漂亮收尾。而展開系列全集,也會發現每一集其實都有著它的重要責任,而且這中間還靠著一首「女巫謠」歌曲縱貫全局,成為本劇的一大核心。而《阿嘉莎:無所不在》所玩弄的魔法也還有你各位先入為主的想法,算是一種「我預判你的預判」,完美達到「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編劇境界,就算是你可以猜到的伏筆,也會用出人意表的形式展露出來,充分讓你享受到「唉呀怪不得」但又不會讓你覺得「好無聊喔我都猜到了呢」。
第一集先是用致敬《東城奇案》的警探情境劇帶觀眾夢迴《汪達幻視》,第二集開始鋪陳「女巫之路」和女巫幫成員,接下來又抓住了影集「單元劇」模式,一集經歷一個考驗,也類似公路電影的形式,讓每一位角色在這段旅程中豐富化、立體化,然後在上面提過、驚豔全球觀眾的的七集昇華到了另一個境界,然後在最後兩集分別將女巫之路作結並且再次拋出劇情上的驚人逆轉大真相,還把前兩集鋪陳期的伏筆和細微的表情變化通通抓回來用,整齣劇集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太浪費時間的地方,一氣呵成。
而且本劇還有一個高明之處,它就算將真相揭曉,也沒有把故事的全貌和盤托出,依然保留了部分隱晦留待觀眾自己去推敲。比如Agatha的兒子基本上其實是依靠其他女巫的法力在過活,因此一旦他不願再配合母親誘殺女巫之後,死神也馬上就找上了門,Agatha和死神之間的關係也是深深埋藏在兩人的互動之中。很多以反派為主要角色的作品最後往往會刻意洗白反派,但Agatha在這裡除了維持住她邪惡的面目和自私的想法,沒有讓她莫名其妙洗白成大好人,但還是賦予了她足夠複雜的情感面向。
當然,《阿嘉莎:無所不在》不免俗的還是跟近年一大堆標榜進步覺醒的影視作品一樣,加入了多元族群和性向。但是正當你以為這齣劇的公式是「女力集結、找到彼此、攜手扶持」的正向積極,卻又馬上被這趟旅程的必然悲劇性給啪啪打臉,更別提最後揭曉了「女巫之路」的真相,其實只不過是Agatha誘使其他女巫上鉤的大騙局,女巫謠的歌詞回頭這麼一看更是細思極恐,原來真相早就隱藏在這首歌之中。
總之呢,對於漫威作品感到有些失望的各位朋友們,《阿嘉莎:無所不在》或許比《死侍與金鋼狼》更像是一部可以宣告「漫威復活啦」的作品。當然這並不保證未來就可以一帆風順。《阿嘉莎:無所不在》雖然故事相對獨立,但依然介紹了未來「少年復仇者」的重大伏線,而女巫系統的揭露想必也會對未來漫威世界觀造成不小的衝擊,要如何將擁有一堆外星妖魔鬼怪和地球古老巫術融合,恐怕也是需要煞費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