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異形之父Ridley Scott打造的「創世神話」風格的前傳也是蠻有趣的,但還是不得不說,回歸到《異形》幽閉空間驚悚恐怖初衷的《異形:羅穆路斯》果然還是精采對味多了。
而且,其實《異形:羅穆路斯》也不僅僅只是回歸到當年初始版本的《異形》這麼簡單而已,而是照顧到了之前全系列不同面向的粉絲觀眾,甚至也帶入了一些導演前作的老元素。想要不知道怪物會從哪竄出來的恐怖驚悚?有!前半段的「寄生」、「破體」、「蛻變」、「隱藏行蹤」等公式流程完整重現。你想要《異形2》的異形大軍?有!在《異形:羅穆路斯》出場的遠不只一頭異形。你想要看到機關槍答答答答掃射異形?有!我們的萌妹子借助科技和無重力空間的力量,把大隊異形當靶子爆射一波!欸其實《普羅米修斯》和《聖約》的創世設定和「黑水」蠻有趣的耶,還有機會延續嗎?當然有!我們想要更多《異形》的情懷可以嗎?有!已故演員Ian Holm當年飾演的仿生人型號利用特效技術再次出場扮演吃重角色。我還想要看到機器人打異形!好吧勉強有。異形混種很噁心但也很Coooooool,喔對了最好再讓我看到「工程師」。你甚至還得像《暫時停止呼吸》那樣屏氣凝神穿過長廊才不會被抱臉蟲襲擊,你想得到的,《異形:羅穆路斯》幾乎通通有!
當然《異形:羅穆路斯》的故事格局相對狹小許多,其實就只是幾位社畜青少年想要脫離暗無天日的勞動地獄,想要逃到更美好的星系生活,結果卻落入了另一個更可怕的地獄。這故事告訴我們你各位廣大勞工就是要認命,不要妄想逃跑,否則就會被更恐怖的怪物獵殺,死得更加慘不可言喔。
好啦其實這個短巧迷你的小故事應該是沒有這層寓意。但《異形:羅穆路斯》也的確很罕見的瘋狂虐待劇中的角色,尤其是只要出現在《異形》系列就注定要被惡整的孕婦角色擔當,便當吃了又吐、吐了又吃,反芻了兩三次,不知道Isabela Merced是不是因為演了《蜘蛛夫人》而得罪了導演跟編劇。而Archie Renaux在《太陽召喚》當工具人當的還不夠,跑來這裡依然工具,為了救妹妹和妹子,挺身擋刀,壯烈犧牲。本來以為會不會採礦星球上會派來另外一隊同樣偵測到該工作站的偵查隊前來擔任更多擊殺數,畢竟只有主角寥寥數人探測到這座工作站其實也不甚合理,難道韋蘭企業都沒有想要上去察看跟回收?但讓角色限縮在少數幾位也是有它的道理在,可以好好地描述每一位角色的死法,而每一位角色的死法其實也剛好在為異形的能力和技巧作完美的展示表演。
而本片真正的寓意,其實還是跟《普羅米修斯》一樣直接埋在片名「羅穆路斯」之中相呼應。片中主要角色群大部分都有著兄弟姊妹的關係;神話中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神明與祭司違反誓言與禁忌所生下的孩子,呼應了劇中人類妄想透過提煉跟控制異形這種生物技術所犯下的罪條。而Rain對仿生人Andy的感情除了相依為命的寄託,當然也包含了對父母的移情作用。這又稍微探討到了人類與仿生人之間的感情與關係,算是《異形》系列除了恐怖怪物元素之外,另一個科幻領域的經典元素。
而整部電影最令人感到滿足的則是在節奏上開的小小回馬槍玩笑。其實電影如果直接收在Rain進入冬眠艙,讓打了針的Kay成為下一集的伏筆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但偏偏不要咧。這也讓最後一段危機有著「賺到了」、「竟然還有」的值回票價感,而且又是給我們看到這麼獵奇的異形混種個體,尤其前面其實已經給了我們滿意的大場面致敬:「Get away from her, you bitch!」
當然全片出色的場面經營也絕不只有最後一段,除了將不同觀眾想看到的元素全部融合在一部相對格局較小的場景和電影之中,還可以將這些橋段串接的如此順暢甚至再創新,處處都足以展現導演的才氣能力和滿滿的愛。但也因為故事相對迷你,本片的確也可以說是沒有將《異形》的世界觀推進多少,難免應該會有人覺得只是在重複前作。但是在迪士尼買下福斯影業之後,《異形》和《終極戰士》這兩大怪物IP的確都需要像是這樣的「回歸初衷」,再來探索下一步的更多可能性,也好讓迪士尼心甘情願讓這兩支系列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