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億美金成本,在螢幕上摧毀過最多建築物和古蹟名勝的導演Roland Emmerich(破壞程度連麥可貝都比不上他),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預告當中地震,陸沉,以及大約一年前就釋出的前導預告那一幕令我瞠目結舌的水淹西藏高原,2012成為了今年在[Avatar]之前,[ROTF]之後不能不看的商業特效大片。
  好萊塢的特效技術實在太過強大,加州陸沉那一整段再度成功的擠身特效電影當中的經典片段之一,而從地底竄出的地鐵列車更是一個凌駕於[世界大戰]的"火"車的創意呈現,黃石公園那絲毫不囉嗦的火山爆發則十分乾脆的讓人深刻見識到歲月的殘酷,當年的[天崩地裂][火山爆發]的場面規模在當今特效面前竟有如三歲小孩對上相撲選手一般,毫無招架之力。
  地殼變動,絕對要伴隨著海嘯,雖然海嘯在Roland Emmerich之前那部也是宛如特效技術展示習作的作品[明天過後]當中就已經以號稱最為逼真壯觀的噱頭玩過(雖然在明天過後之中我最喜歡的鏡頭是冰封場景),但2012裡面的海嘯更大,範圍更寬廣,一副就是"怎樣?已經不只是紐約,老子我連西藏高原都淹給你看看"的態勢。於是,當滾滾海水帶著航空母艦一路輾過白宮,當水牆毫不猶豫的翻越世界屋脊,就可以把明天過後的海嘯場面給忘了,相形之下,明天過後就好像在游泳池裡玩水一樣。
  大,然後更大。這就是好萊塢拍特效商業動作片的邏輯。以船艦來說吧,快艇互撞,然後是潛艦對戰,鐵達尼號也重現過了,於是腦筋動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水中載具:航空母艦身上。光是今年就玩了兩次,上一次就是暑假大強檔[ROTF],也就是變形金剛2。上述的火山場面也是,一座火山不夠看了,整個黃石公園就這樣炸了開來,本來就還是活火山的夏威夷也已成熔岩一片。而數十年前的老片[洛杉磯大地震]其實就已經以逼真機械場景將地震的驚心動魄呈現的不錯,一直到現在都還保留在環球片廠的遊樂設施裡頭,2012更是大,就是只有一個大字,筆墨無法形容的巨大規模,堆砌出加州陸沉的片段。
  所以,可以發現,其實之前早就有人玩過本片所有的災難場面了,甚至包括Roland Emmerich自己,於是,在創意貧乏的好萊塢,能夠吸引觀眾的手段似乎只剩下更大,更多,除此之外,沒了。(今年稍早的[末日預言]還比較有創意一點)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