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好奇,為何《白鯨記》這麼壯絕震撼的故事,好萊塢卻到現在都還沒有翻拍一個近代的精良版本(B級片倒是不少)。不過,現在倒是先出現了這部啟發《白鯨記》的真實船難改編電影。或許也是為什麼沒有人願意開拍新《白鯨記》的關係,因為所謂拍攝電影最困難的三大要素之一「水」,即便是特效技術日新月異、電影工業成熟蓬勃的現在,對導演和劇組來說依然是一大挑戰。或許正是因為拍攝這樣一部水上電影實在太困難了,導致這部《白鯨傳奇:怒海之心》的前半流暢感其實總有種些微揮之不去的受阻,彷彿一代名導Ron Howard稍微當機了一下。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和環球影業的「怪物宇宙」毫無關係,也是取材自經典恐怖名著《科學怪人》,但過去往往將焦點放在怪物本身,創造出科學怪人的Victor Frankenstein則常被描述成反派一般的瘋狂科學家,而怪物則是單純善良的受害者。這部電影將主角改為Victor,中文片名卻譯作了「怪物」。
其實一開始的旁白也有意誤導觀眾直接進入這個刻板印象。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雖然評價反應不是很好,但是這部描述政治選舉行銷戰略的電影,如果對政治時局有些許體認,應該都可以在其中發現各種共鳴,進而被逗得哈哈大笑,但是笑聲背後,卻還是隱藏著深沉的現實弊病而低迴憂傷。
號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就在演員從男星George Clooney換成討人喜歡的國民天后Sandra Bullock之後,許多情節想必也都跟著大幅改動,基本上應該已經可以作為一個原創故事來看待,許多過於誇張戲劇化的橋段或許只要明白其影射就可以了。例如玩命般的山路公車追逐,可以想像成是隱喻雙方團隊互不相讓,而落後的Castillo一方說什麼都得迎頭趕上;主角Jane的個人行為,包括啃洋芋片、抽菸、酗酒、精神疾病的過去,都是在加強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當然一方面也是在隱約暗示,即便待在深山之間隱居、抱著自己捏的陶碗,她的心裡始終無法獲得真正的平靜。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觀賞好萊塢改編版本之前,特地先朝聖了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原版。
相較之下,當然是好萊塢的版本更加「商業化」,節奏緊湊得多,當然也少了原本的唯美和詩意,不過不能說好萊塢的幾個重大改編改得不好,相反的,比起原版電影幾乎已經是浪漫愛情電影來說,好萊塢版反倒更著重在「追緝凶手」和「過去的糾纏」這方面的主題。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暮光之城》開始,片商嗅到了原來青少年小說也是一個超級有利可圖的大餅,於是以《飢餓遊戲》為首的一票改編電影如雨後春筍般直冒出來。這些故事多半以年輕演員為主角,或身負使命、或家世不凡,一開始懵懂無知,後來才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挺身對抗烏托邦,戳破表面體制的虛假,過程中當然還要順便談場時間比例勝過正事的多角戀愛。飾演反派的「大人」則會邀來硬底子巨星抬轎,不過最後抬成功的轎子也沒有幾頂。
雖說滿足青少年救世主幻想的作品從未少過,但不曉得為什麼,在好萊塢這波改編風潮裡,真正能夠做到裡外兼具、既有好評價又有好票房的改編電影還真的沒有幾部。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大家老早就都知道《侏羅紀世界》 的致敬多如牛毛
不過還是來用截圖對照整理一番吧
1. 惡魔暴龍的誕生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著對超自然懸疑解謎的喜愛(X檔案萬歲)以及Ethan Hawke和Emma Watson兩大演員的加持,還是來看了這部有些低調、聽起來跟《惡魔刑事錄》很像、其實年初就已經在美國上映、不算新的新片。
雖然本片牽扯到所謂的「撒旦崇拜」邪惡教派,自然也討論到所謂的惡魔究竟存不存在,不過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其實僅是借用了這項超自然的元素,去探討藏在看似平靜無波純樸小鎮底下的暗潮洶湧。而這些問題也不光只是出現在這個小鎮,即便到了現在依然是社會上許多爭議性的弊病,只是可能人們時常視而不見、沒有在意。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皇家夜總會》開始,Daniel Craig飾演的新一代007其實一直有著相當微妙的評價。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才剛從法律、人權、道德至上的《間諜橋》,一下子跑來無法無天、槍聲煙硝的墨西哥喋血街頭,的確會和Emily Blunt飾演的Kate Macer一樣,適應不良。
原本FBI的傑出優秀女漢子,在這個沒有規則、不講道理的地方,也突然變成誤闖叢林的小白兔,變成瑟縮害怕的小女孩。當然她那位比較置身事外、擁有律師背景的搭檔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和同樣描述冷戰時期、但卻用歡樂幽默隱藏了鐵幕肅殺氣息的《紳士密令》相比,《間諜橋》當然嚴肅的多。不過就在最一開始故意用大量特寫、無台詞的鏡頭緩慢鋪陳追捕Rudolf Abel的經過之後,Tom Hanks飾演的Donovan很快地就能夠讓觀眾直接進入狀況。
的確,這又是一部Steven Spielberg拿來瞄準奧斯卡的獎季作品,但是卻一點也不沉悶。最開始的慢節奏也只是故意呈現「真實特務世界」的孤寂以及這位老間諜高手的處之泰然,說故事高手如老史,照樣可以把一個沒有動作場面、純以對話為主的電影拍得相當好看。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起來雖然很像過去拿不到太多預算、可能有些不錯的想法但僅能以中低成本克難式的開拍、賣弄一些血腥黑暗魔幻元素、空有好的設定卻胡亂交差了事的墊檔電影,但是卡司一字排開,不但有唐老大Vin Diesel再度自製自演、好久沒在主流電影看到的佛羅多Elijah Wood、在《冰與火之歌》驚豔四座的「女野人Ygritte」Rose Leslie,甚至還有老牌演技巨匠Michael Caine,實在令人有些難以忽視。
其實這種片子真的有太多點可以爆炸了,打從預告開始,不管是劇情、美術、設定、成本、敘事節奏,無一不令人捏把冷汗。而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號稱」有突破性造型的Vin Diesel,其實從預告就看得出來頂多只有回憶橋段會是大鬍子,大多時間都還是那副「唐老大」裝酷的模樣。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迎來到鬼才導演Guillermo del Toro為大家精心建造的「腥紅山莊」。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就跟所有說出來會被嘲笑、羞辱、不容於循規蹈矩的「夢想」一樣,在世貿雙子星大樓中間橫上一條鋼索,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從上面走過去,任何人聽到這種匪夷所思、無疑玩命送死的事情,都會說這實在是太瘋狂了。
就好像聽到孩子說,長大後的志願是「漫畫家」、「電競選手」、「全壘打王」、「搖滾歌星」等等一樣的不切實際。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波童話改編真人電影風潮(或著說魔爪?)不意外的伸向了《彼得潘》。過去根據彼得潘這故事改編的知名的作品除了迪士尼的老動畫長片、已故喜劇泰斗Robin Williams飾演長大後小飛俠,類似後傳的《虎克船長》以及幾乎已經被世人遺忘,在2003年上映的真人電影。而這次的改編則著重在Peter初次踏上「Neverland」並且如何成為「小飛俠」的過程,可說是一部「前傳」。
在這個時候,Peter只是一名住在孤兒院的孤兒,和好基友一起調皮搗蛋,對抗虐待他們的壞修女。某一天他們發現同伴常常無故消失,懷疑是修女將孤兒賣掉,果不其然,Peter和其他孤兒都被恐怖統治「夢幻島」的壞海盜「黑鬍子」抓走,被迫成為礦工,直到遇見了彷彿從《法櫃奇兵》走錯棚、完全就是印第安那瓊斯或《星際大戰》Han Solo、現在竟然是一名超級大帥哥還是好人的「虎克船長」。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硬派科幻也能令人失笑出聲?看完讓人想緊緊擁抱理化老師!只要看10頁,你就會知道為何國外讀者瘋狂推薦這本小說!」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一次,透過《進擊的巨人前篇》簡單聊了一下對於改編電影的方法。這次,隔了一個月,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進擊的巨人後篇》究竟會如何收尾。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標題可能戲謔了點,但這部真人實事改編的登山災難電影其實走的是比較平淡寫實的風格,沒有太多的戲劇張力和誇大效果,煽情橋段也僅是點到為止,和已經10幾年前的《巔峰極限》相比,《巔峰極限》就是完全的爽片風格,不合常理的背著危險炸藥在高山上走來走去,製造一堆爆破和雪崩,還要搭配背叛的野心家當反派,再請隱居深山的絕世高手出馬和一堆犧牲橋段,有多誇張就有多誇張。這些娛樂效果在《聖母峰》之中當然通通都看不到。

本片其實更像是基於該事件,或著說基於倖存的記者所寫的書來改編拍攝的「戲劇紀錄片」,平鋪直敘的從登頂前開始一路隨著海拔升高,緩緩描述這批由Rob Hall帶領的登山隊從相聚、認識、登頂,到發生意外,死裡求生的事蹟,最後免不了放上真實人物的照片,用字卡交代了倖存者或罹難者家屬的後續。其實沒有什麼劇情轉折,也沒有什麼炫技的華麗特效,甚至也將當年一些富有爭議性的成員和細節忽略不計,來自台灣的高銘和先生雖然還是出現在那場據他所說沒有參加的攻頂會議,甚至有一句台詞,但後來也就沒有再對台灣隊成員多所著墨了,僅聚焦在「冒險顧問」和「山癡」這兩支隊伍,將其中最富戲劇性的幾個人物挑出來,例如乘載鼓舞一群小朋友夢想的Doug Hansen、家裡嬌妻快生了的專業嚮導Rob Hall以及為了他創下直升機飛行海拔高度紀錄的Beck Weathers等人。雖然有些橋段看起來實在像是老梗到不行的死亡flag,偏偏有時候,人生就是不能鐵齒。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並非採取「背靠背」拍攝方式的續集電影來說,《移動迷宮2:焦土試煉》的拍攝效率不可說不快,竟然只相隔一年就在戲院問世。去年首集之所以能夠在一票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潮中以中低成本黑馬之姿殺出,除了填補剛好沒有什麼大片的暑假檔結尾,以嚴肅認真的驚悚手法、毫無冷場的緊張刺激節奏、表現亮眼的年輕演員,都是成為票房評價雙贏的關鍵。雖然最後又拋出了一堆懸而未解的謎題,但還是會很想讓人一探究竟。
快馬加鞭、打鐵趁熱的續集並沒有因為倉促的行程而降低了導演意圖呈現的硬派嚴肅基調,而且是具有說服力的,不像其他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那般「小孩開大車」的滑稽感,灰暗不安的氛圍、接踵而至的追逐、驚悚動作的編排,都讓這群青少年在廢墟中的拼命狂奔,跑出了足以感同身受的緊張驚險。雖然沒有了密閉空間的炫目迷宮,該有的逃亡還是沒有少,甚至最後還有類似戰爭片的橋段,格局一口氣拉大到史詩的派頭。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儼然是美國動畫品質保證的Pixar再次出手,《腦筋急轉彎》打從上映以來就口碑好評不斷,似乎也不是令人太意外的事情。Pixar向來擅長說故事,更擅長用看似溫暖童趣的外表包裝探討嚴肅的議題,不僅僅是「老少咸宜」,真正能夠看懂並體會箇中深意的其實往往是所謂的「大人們」。也由於外包裝的多變,讓世人認為Pixar的「創意」無限。事實上私以為,Pixar於外在最厲害的部分其實是「化用」,例如《超人特攻隊》化用了最近重開機卻慘敗的《驚奇四超人》、《瓦力》化用了《霹靂五號》,先以平易近人的外表吸引人,包裝底下的議題才是作品的真正核心,再經由精雕細琢的明指暗示,小朋友固然可以看著精細的畫面開心,成年人也能夠找到深刻的共鳴。雖然多少散發著過於世故老成的完美無瑕,但無可否認的是作品的優良品質。
《腦筋急轉彎》化用了所謂的「腦內小劇場」,這類的玩梗當然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但偏偏就是Pixar把它玩的可愛精緻又能夠感動人心。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按照遊戲原作的介紹,這本該是一個很有潛力的題材,大可拍成《不可能的任務》(潛行變裝)加《神鬼認證》(被放棄的特務),偏偏好萊塢對於電玩改編從來沒有真正下過心思,導致這次重新出擊、已是第二次嘗試的《刺客任務: 殺手47》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上次藉著《進擊的巨人》簡單聊了一下日本動漫改編真人電影,再趁這次來聊一下好萊塢把電玩改編成真人電影。其實好萊塢絕對有這個能力做好,只是面對這個題材的企劃,卻似乎沒有片商高層願意投資,都只想遵循《惡靈古堡》模式,用中低預算來敷衍了事,只要能騙到一些死忠粉絲和不明就理的觀眾,在墊檔時刻撈個幾千萬回來,多少有賺,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是Paul W.S. Anderson這位從《惡靈古堡》第三集開始進入自暴自棄模式的導演,起碼惡搞很有一套,玩出風格、鬧的開心,用有限預算打造出天馬行空卻還是能夠讓一定的觀眾願意掏錢放空捧場的二創奇幻作品,除此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先天不良、發育失調,然後被掃進傳奇人物「魔人烏波」旁的垃圾堆中。目前大概僅有《沉默之丘》第一集因為劇情風格本身就不太需要大場面加上優異的凝重氣壓而得以一枝獨秀。
Cyclo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