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身影
看著看著,首先浮現的第一個想法是,哇,這年頭的減齡特效真的越來越強大了,雖然多少還是有一兩顆鏡頭覺得怪怪,但大致上來說乍看之下還真的是沒什麼太大的破綻。第二個想法是,如果這個劇本早十幾年開拍,或者說拍來取代第四集,這個「乾女兒」角色說不定會請Keira Knightley飾演。(結果一查下去,發現她跟本次出演的Phoebe Waller-Bridge年紀其實也相仿……好喔。)
英雄的身影
看著看著,首先浮現的第一個想法是,哇,這年頭的減齡特效真的越來越強大了,雖然多少還是有一兩顆鏡頭覺得怪怪,但大致上來說乍看之下還真的是沒什麼太大的破綻。第二個想法是,如果這個劇本早十幾年開拍,或者說拍來取代第四集,這個「乾女兒」角色說不定會請Keira Knightley飾演。(結果一查下去,發現她跟本次出演的Phoebe Waller-Bridge年紀其實也相仿……好喔。)
Miles回歸!
真要說缺點嘛,《蜘蛛人:穿越新宇宙》跟前集一樣,有大量值得暫停截圖下來好好欣賞每個細節和畫風的絢麗畫面,製作團隊充分發揮了「視覺設計」的重要性,每一毛錢都花得相當值得。但也因為畫面實在是太過眼花撩亂、目不暇給,某程度上其實會有一點干擾到觀影的體驗。而動畫這種媒介果然還是跟真人電影不同,可以用這種五彩繽紛、跳躍浮誇的節奏,且能收能放的把過往超級英雄面臨過的一狗票難題全部再說一遍,給你一盤分量飽足又精緻的大總匯,而不會淪為一坨攪在一起的難吃大雜燴。
Run, Barry, run!
即便戲外演員日常生活似乎出了些包也要力保、大動作的展開積極試映讓口碑發酵,華納影業對於《閃電俠》可說是信心滿滿、不容失敗。實際上《閃電俠》也的確證明了自己足夠優秀,是一部慘遭取消會蠻可惜的一部佳作。
變形金剛回來啦~
就在我們都已經對《變形金剛》系列失去耐心之時,2018年《大黃蜂》又讓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在這之後,有關變形金剛電影的傳聞和消息一直沒有斷過,究竟好不容易救回一口氣,理論上粉絲也多的這個IP要如何續命?要如何維持《大黃蜂》的好成績?如何接續《大黃蜂》似有若無的「軟重開機」時空背景繼續述說一群外星變形機器人生命體和地球人並肩作戰的故事?
可說是「未演先轟動」的《小美人魚》真人版,電影實際上的表現,其實倒是不及它在現實世界當中所產生的波瀾。它就和過去幾部迪士尼的經典動畫真人化差不了多少,其實主要的故事都沒有變動太多,它還是一部很老實的《小美人魚》,大致上就還是按照動畫版的大綱去走,但肯定會在部分可能已經不合時宜的地方刻意加戲、調整細節,整體來說驚喜感是當然沒有,而有沒有驚嚇感呢?好吧,老實說,女主角Halle Bailey實際上在大銀幕上動起來並沒有那些故意截圖惡搞或各種嘲諷來的糟糕,外貌不算主流審美觀的出色,但還是有青澀的天真感,音色也的確是「迪士尼公主」的乾淨質感,海底世界的特效其實也過得去,整體來說大概就是扁扁嘴表示Meh……也還好啦的程度。
比起外貌的登對,Ariel站在Eric旁邊太像小孩子可能比較嚴重一點
Family!
「見好就收」這四個字基本上是不會存在目前的《玩命關頭》系列的。即便如此,《玩命關頭X》還是打出了「邁向系列最終篇章」的口號,而且還在上映之前,宣布了令人完全不意外的「原本的上下集將擴充成為三部曲」。而這種荒謬的喜感,也悄悄的鑽入了《玩命關頭X》之中,讓這個系列稍微擺脫了一點比方說《玩命關頭9》那種已經來不及了的故作深沉,這個系列就是要明快、銳利,甚至帶著一點愚蠢,那些給唐老大演著不知所云的內心戲,拜託越少越好。
天團再次登場!
經過了一番波折,我們總算還是看到了原汁原味、由James Gunn出手打造的《星際異攻隊3》,雖然它上映的時機有點尷尬,是在一個觀眾們可能都已經稍微地對超級英雄電影感到疲乏的時刻,尤其是這幾年下來,身處「後彈指時代」的漫威,的確是有些茫然失措。
欸不是,到底是想要從一部改編自任天堂電玩、製作團隊還是一手打造小小兵的Illumination的超級瑪利歐兄弟動畫電影當中獲得什麼人生道理或深刻啟發?人家自始至終都很清楚自己不是要來跟皮克斯搶奧斯卡最佳動畫的,而老任自己也一向都是走闔家朋友同樂的策略,《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本來就沒有在掩飾自己只是一部盡可能包含最多電玩元素、忠於且致敬(複製)原作氛圍和畫面的大型廣告,是要廣告遊戲也好,還是廣告環球影城任天堂世界也好,反正它本來就沒有在跟你假掰,它的目的就是想讓你彷彿在電影院打了幾場電動一樣,從最元祖的瑪利歐,一直到近代的奧德賽、瑪利歐賽車等等,連我這種其實根本沒玩過什麼遊戲的傢伙都可以因為看到滿滿的電玩哽而笑出來,更別提從頭響到尾的經典遊戲配樂。
近年來,大家老是想複製出另一部《復仇者聯盟》,但可能往往連《星際異攻隊》的成就都辦不到(這不是《星際異攻隊》比較差的意思)。但是,想不到吧,今天竟然有一部電影做到了,它甚至還是一部其實好萊塢很不會拍的奇幻冒險電影。
從一部帶有惡趣味的B級復仇小品電影,一路擴充到現在幾乎可說是集結好萊塢武打特技資源的大型現象級動作電影IP,《捍衛任務》一路走來有點像是《玩命關頭》的成長軌跡,但值得慶幸的是,截至目前為止,《捍衛任務》還沒有遭逢《玩命關頭》那尾大不掉的走鐘危機,這票武打特技出身的團隊沒有偏離原本的初衷,不追求場面的龐大,但卻是在動作設計上發揮其他電影難以望其項背的創意,讓世人見識到,好萊塢果然還是最頂尖的電影工業,並不是只剩下軟飄飄的電腦動畫超級英雄而已。雖然這也不是說《捍衛任務》沒有用到電腦特效啦,只是那個路數流派完全不同。
相較隔壁棚看不清自身定位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在DC漫畫影視宇宙當中也是屬於相對比較小巧格局的《沙贊!》,在第二集並沒有迷失了方向。在這年頭超級英雄電影規模越來越龐大笨重、設定繁雜、毀天滅地,甚至故作憂鬱黑暗,每個英雄都皺起眉頭苦大仇深的時候,《沙贊:眾神之怒》還是維持了它輕巧可愛的一面,是難得保有一塊赤子之心的難得小角落。
不知道是不是少年男女愛情故事講著講著自己也有那麼一點膩了,新海誠這次在《鈴芽之旅》當中,將鈴芽和草太之間的感情描繪得相當隨便,整個故事的大局將草太的部分刪除,做一點點調整,改讓鈴芽和貓妖大臣一起周遊日本列島,也完全能夠成立,甚至可能可以更集中火力的描寫本來應該要好好陳述的情感主軸以及補足奇幻世界觀的設定,也不會時不時就出現一些「欸不是你們應該沒那麼熟吧」、「所以大臣到底想要幹嘛」、「蚯蚓跑出來的條件是什麼?」之類的疑惑。看起來劇本原案或許真的是如此,畢竟草太這個角色以及愛情元素被硬塞進去這段其實根本只是屬於鈴芽一人的救贖之旅的痕跡實在太過明顯。不過或許在電影中塞進一位淚痣長髮帥哥以及潮度堪比滅卻師的「關門師」……(嗎?)可能還是比較好賣吧。
在大家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漫威宇宙在「無限傳奇」後的「第四階段」就這樣結束了,並且由《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揭開了「第五階段」的序幕。
的確,漫威影視宇宙在無限傳奇之後,看起來是有那麼一點迷失在串流平台上不斷推出的影集以及找不到目標和重點的電影上。我們勉強可以說第四階段在談的是「失去」,試圖聚焦在英雄或角色們的內心世界如何面對和調適悲傷,而不是「我們今天要打倒哪一個大魔王」,但大多數的電影都呈現一種節奏倉促卻又主題鬆散的狀態,你可能可以在當中找到一些亮點,但都是「分開看不錯、合起來像鬼」,似乎說了些什麼,卻又好像什麼東西都沒有說。影集的部分當然一開始也有一些看似前景大好的經營,但總覺得以漫威過去的水準似乎不該就只是這樣而已,更何況其中還參雜了一兩部幾乎是在跟觀眾開玩笑的作品。
威鯨闖天關!
時隔13年,影史最賣座電影《阿凡達》的續集終於給不只是「十年磨一劍」的大導演James Cameron打造了出來,而且聽說一口氣就是要獻給全球觀眾整整到第五集的規劃,樂觀的話,之後的每一年都有《阿凡達》的續集可以看。怎麼樣?期不期待?開不開心?
要討論《黑豹2:瓦干達萬歲》,就不得不提到現實生活中,主角Chadwick Boseman離世的悲劇。過去雖然也不乏在電影開拍前甚至拍攝期間,要角意外身故的案例,比如近期最知名的《玩命關頭7》,就在拍攝期間失去了Paul Walker,之後利用替身和鬼斧神工的電腦特效,讓Paul Walker飾演的角色仍然可以活躍在大銀幕上,讓大家可以好好地跟他道別。
Chadwick Boseman的驟逝雖然是發生在電影開拍之前,但對於MCU這樣龐大的事前規劃來說,肯定也是措手不及。雖然換演員也是業界常見的方式,但漫威的團隊卻早早的就表示,決不會為Chadwick Boseman所飾演的T'Challa一角重新選角,更不會為他以特效打造數位分身,原本為黑豹這名角色所譜出的未來,勢必得全部改寫。
帶著據說籌備了十幾年的《黑亞當》,好萊塢片酬最高的超級明星巨石強森降臨搖搖欲墜的DC電影宇宙,真的可以成為DC電影宇宙期盼許久的中興霸主?巨石強森是否可以隻手拯救DC電影宇宙的未來呢?
黑亞當飾演巨石強森。
經過《雷神索爾:諸神黃昏》的煥然一新,又有《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和《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大起大落,堪稱漫威世界天煞孤星的雷神索爾,在《終局之戰》的結尾之中,和星際異攻隊組團探索宇宙和自己人生的意義,到了《雷神索爾:愛與雷霆》,他依然有些神智迷濛,直到離別之前,星爵的一番提點,或著說一番敷衍,重拾猛男身材的雷神踏上了獨自拯救昔日戰友的旅程,拓展另一段人生的開始,甚至還遇到了很可能是比Thanos更可怕的存在:前女友。
還記得《鋼鐵人2》軍火商Justin Hammer怎麼形容「前妻」的嗎?
恐龍可以在雪地裡生存?
恐龍其實是內溫動物(或著大家可能比較習慣溫血動物或恆溫動物的說法)的理論成為主流已經相當久了,過去也早就發現過生活在極地的恐龍。即便中生代的時候,地球溫度普遍比現在還要溫暖,極地依然是較為寒冷的地帶。